以下是一位患者康復之后的心得分享。
她患病到痊愈至今有七年的光景,從社交障礙,跟熟人說話都會害羞結巴到現(xiàn)在能基本自如的交流,積極的融入社會;從堅持上班困難到能正常上班并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這條路她走了很久,一路上,有家長在背后的默默支持,也有心理專業(yè)人士的無私幫助和陪伴。
如今,她獨自在杭城漂泊、工作、奮斗,不僅把自己照顧得很好,閑暇之余還能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提升工作技能,經濟上也有小盈余,可以時不時寄錢給家里人。
步入社會后,她究竟是如何慢慢康復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都說2020年開頭發(fā)生的一切,都是在提醒我們要好好珍惜眼前,我想趁著這段時間梳理下我走進社會后如何慢慢康復的感想和心得。
來到杭州的第二年,我獨自打拼
這是我來杭州生活的第二年,心情不急不躁,日子不緊不慢。我應該說是憑著一點運氣,在這座城市有了一份可以維持生計的工作,這份工作是相對適合目前的我的,有雙休,讓我可以有空閑時間去做一些自己熱愛又一直沒有時間做的事。疫情期間,工資也是全額發(fā)放,能做到這點的公司應該說很講人情了。
經過兩年的適應和歷練,現(xiàn)在的我,在工作上已經是游刃有余了。剛進公司的時候,我還保留著新人的觀念,覺得自己事情做完了就可以拿出手機看電影了,但在領導的教導下 (每個月我們都有談話),現(xiàn)在的我已經會主動去找些事情做了,完善自己的工作內容、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閑暇時,我還能做志愿者,其實做公益的過程也是療愈自我的過程,它會告訴自己:我也是這個社會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我也能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的父母是工薪階層,雖然文化不高,但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們花重金供我們姐妹上學,歲月讓他們佝僂了腰、蒼白了頭發(fā)。父輩的勤勞和節(jié)儉為這個小家在20年后換來了相對寬裕的生活。我的成長也伴隨著這個家庭的進步和發(fā)展,家庭的支持系統(tǒng)對患者的康復尤為重要。
不得不提的是,我有一個很好的姐姐,我曾偶然在姐姐的日記里看到,她在日記里寫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我要好好照顧妹妹” ,頓時讓我淚如雨下。記憶中,姐姐參加工作后,我大部分漂亮衣服都是她花工資給我買的。疫情后返工,我的口罩也都是姐姐準備的。臨走前,她還塞給了我500塊錢,說讓我自己買些東西,在杭州一個人好好照顧自己。
我也有一個每天提醒我按時服藥的媽媽,媽媽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讓我每次回家都有一個干凈寬敞的地方可以落腳。這個家在背后默默的支撐我,這里是我幸福的港灣,是我狼狽時能暫時躲避的城堡。
父母在工作上總是討領導的喜歡,老板愿意留住他們,父母工作上的盡心盡職、不怕辛苦,也為我做了最好的身教。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之余,周末雙休我還給自己找了份兼職,銷售、服務我都做過,忙起來的時候,12個小時我有10個小時得站著招待顧客。
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現(xiàn)在的我花唄和信用卡沒有一點外債,每個月還能給媽媽打一筆余錢 ,可以買自己能力之內的小東西來裝點生活。
人生是一個殊途同歸的過程
跟大多數(shù)抑郁癥患者一樣,我也缺愛,我也物質匱乏,我的學生時代也深受應試教育的困擾,我也有青春的秘密,我也曾經要死要活,這或許是大多數(shù)人逃不開的宿命。不過我想說的是,人生是一次長跑,暫時的領先和落后都不算什么。
在最近讀的一本書里,我看到作者寫的她朋友的故事,我相信對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有借鑒和鼓勵的意義,下面做一個原文摘錄:
我小時候有一個青梅竹馬的男同學,爹媽一直打算拿我換他回家。他小時候長得非常英俊,成績不是一般的好。總之,他當時是所有家長期待的那種完美小孩。我小時候對他又嫉又恨又羨慕,感情很復雜。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轉學離開我們那個工廠子弟學校,去了當時市里最好的學校。然后,我們不斷聽聞他這個考試第一,那個比賽第一。
后來我們就和他失去了聯(lián)絡,我也回上海讀書了。高考的時候,我聽說他是以全省第五名的成績進入醫(yī)學院就讀的。我在大二暑假的時候回去過一次,我們在一起玩,聽他說種種做醫(yī)生的夢想,非常向往。那時候,他還是很帥,有一個漂亮的音樂學院拉小提琴的女朋友。
他非??炭啵矣浀卯斈晁趯W校的作息是每天5點起床,跑步1萬米,然后去圖書館看書,晚上12點前睡覺。他曾跟我說過,醫(yī)生是他終生的夢想,他要以百般的努力來保護這個夢想。
后來,我們的熟人圈子里有人傳言他瘋了,不知道是神經病還是精神病,總之退學養(yǎng)病去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大哭了一場。當時寫了一篇日記:完蛋了,這么天才而優(yōu)秀的人毀了,他一生都不可能再實現(xiàn)當醫(yī)生的夢想了。
我剛工作的時候,見過他一次。那時候,他又黑又胖,完全失去了以前的輪廓,據(jù)說是藥物激素的結果。他已經不能做醫(yī)生了,但憑著以前學醫(yī)的底子,他在做醫(yī)藥銷售,來問我看看有什么路子。
當然,讓我最傷心的,不是他外形的改變,而是他的那種市儈氣息。我又寫了一篇日記,大意是造化弄人,一個天才的醫(yī)生竟然變成了一個庸俗的推銷員。
再后來,聽說他的藥賣得不錯,攢了一些錢,結婚生子過得很幸福。又聽說他創(chuàng)業(yè)做了一個跟糖尿病有關的網(wǎng)站。有一次,他見到我的時候,說起各種病人的癥狀和不同藥品的療效,眼中有著當年他跟我說要當醫(yī)生時的光彩。
那時候,我才真正欣慰起來。我知道,他以另一種方式實現(xiàn)了他當年的夢想。
這多像你我的故事啊,這個故事感動我的地方就在于,它到最后告訴我們,原來人生就是一個殊途同歸的過程。
如果你問我沉睡的夢想是啥,我想我還是想學習音樂,下班回家后,我會彈一會尤克里里,有機會我還想學學電子琴,每次聽到動聽的旋律,心靈總是能瞬間被治愈。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在康復過程中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唱歌不算專業(yè),但風格自成一派,自信的說,我的音質是比較好的,驕傲的說,不唱歌都太可惜了呵呵。
我也想把英語撿起來,今年十月份我會報讀成考的國貿專業(yè),盡力彌補自己學歷上的不足和學業(yè)上的遺憾,正如同學錄中同窗給我的留言:一個愛唱歌愛生活的女孩永遠不會熄滅她心尖的火焰。
痛苦和失敗,是人生中永遠無法回避的問題。
沒有人會愿意經歷痛苦,去面對失敗。有些人會在痛苦和失敗之后,一蹶不振,無法再鼓起生活的勇氣。但是,沒有經歷過痛苦和失敗的人生是不完整。痛苦讓我們的人生體驗更豐富。當痛苦和失敗來臨時,你要有十足的勇氣和信心戰(zhàn)勝它們。
風雨過后,心靈也會被洗刷,陰影會消散,一切都會煥然一新。
有一句很好的話,在這里送給大家:生活的點滴是自己塑造的,其中的道與美,也只能各自找尋。
你要做的,就是聚集一個正能量的人生,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意識,行動起來,把生活過成你想要的樣子。為你讀詩中講到幸福時有一個片段,“它不一定是時時刻刻存在的,連綿不斷的,而可能只是某個瞬間,支撐起了我們的生活。它還可能只是部分的幸福,伴隨著痛苦掙扎?!?/p>
請不要落淚,總會有幸福的時刻,相信我們都會有更好的未來。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還會再相逢。
( 文章來自“有來心理”公眾號,關注可獲取更多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