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即產褥期,產褥期時嬰兒整天都在睡覺,可能是生理因素導致,也可能與感冒、缺氧、腦炎、腦癱有關。建議家長及時帶嬰兒就醫(yī),在醫(yī)生指導下,明確病因再進行相應治療。
1、生理因素:產褥期的嬰兒剛出生不到一個月,神經系統發(fā)育不完善,大腦容易疲勞,需要足夠睡眠,促使身體發(fā)育。因此,嬰兒經常在睡覺,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家長無需過于擔心,注意嬰兒保暖即可;
2、感冒:因為嬰兒身體抵抗力低,如果家長不注意防護,可能會導致其受涼,病毒趁機入侵,并破壞體溫調節(jié)中樞機制,導致發(fā)熱,嬰兒可能會出現嗜睡的狀況,同時還伴有流鼻涕、咳嗽等。如果是發(fā)熱,可以用毛巾敷額頭,或者擦洗身體。若體溫持續(xù)上升,應當及時去醫(yī)院進行退熱處理,比如布洛芬混懸液,同時也可增加嬰兒喂水的次數,促使其出汗、排尿,有助于降低體溫;
3、缺氧:如果環(huán)境較為密閉或者給嬰兒包裹的過于緊,限制了嬰兒的自主呼吸,就可能會導致缺氧的情況發(fā)生,出現昏睡的情況,長期如此會導致大腦發(fā)育受影響。建議經常開窗通風,提高室內氧氣含量,嬰兒的包被不宜綁得過緊,應留有一定的活動空間;
4、腦炎:當病菌侵入嬰兒大腦組織時,會破壞腦部神經,引起一定的損傷,導致其出現精神狀態(tài)不佳,整天愛睡覺,可能還伴有發(fā)熱、抽搐等。此時應當及時就醫(yī),可能需進行腰椎穿刺,明確腦炎類型,遵醫(yī)囑進行針對性治療,嬰兒驚厥發(fā)作時給予地西泮注射,合并腦水腫者給予甘露醇減輕腦水腫;
5、腦癱:腦癱的嬰兒在新生兒期一般不會有過于明顯的表現,可能會表現為過度哭鬧、反應力不佳、長期嗜睡等,隨著年齡的增長可出現肌張力增高,無法抬頭等情況。一旦出現異常表現,建議盡早到醫(yī)院診治,盡早干預,對后續(xù)的恢復情況有一定好處。
建議家長應當注意嬰兒護理,隨時增減衣服,以免受涼。同時每天給嬰兒清洗臀部,為其選擇寬松、棉質的衣物,并勤換洗衣服。保持房內空氣流通,防止悶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