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今年67歲的石女士,來自山西省朔州市。15年前她因左側三叉神經痛,在沈陽做了微球囊壓迫手術治療。意外的是今年的8月份她的右側三叉神經也突然疼了起來。由于三叉神經痛導致她不敢張嘴吃飯,又饑餓難忍。20天后,石女士輾轉找到馬久紅主任和他的團隊,經過檢查,同樣采用了球囊壓迫術(“小梨”)為她治療了右側的三叉神經痛。手術后第二天,石女士笑著說:“現(xiàn)在能吃飯、能說話、能喝水,不疼了?!?br/> 石女士訴說,她之所以迫切的要治療三叉神經痛,原因是太餓了,她的三叉神經痛扳機點在牙齒和嘴巴的部位,稍有張嘴,刷牙的小動作都有可能會觸發(fā)劇烈疼痛。
“一顆小梨”解決“天下第一痛”
微球囊壓迫手術是經過患者患側口角穿刺,在X線引導下經卵圓孔將一個微球囊導管精準置入三叉神經節(jié)附近,然后充盈微球囊,壓迫三叉神經節(jié)1.5-3分鐘,達到阻滯疼痛的目的。其中球囊的形態(tài)決定了手術的療效,梨形(也可以是保齡球形、乒乓拍形等)是手術效果好的重要標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通過一個“小梨”解決天下第一痛。
雙側三叉神經痛如何治療
像石女士這樣雙側三叉神經痛,在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患者中比較少見,約占到5%的比例。目前臨床上治療單側三叉神經痛多采用顯微血管減壓手術或者球囊壓迫術,同樣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原發(fā)性雙側三叉神經痛的治療。不管是顯微血管減壓手術還是微球囊壓迫術,都不能同時作用于雙側,需要醫(yī)生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間隔相應的時間進行治療。
雙側三叉神經痛極少數(shù)會出現(xiàn)兩邊同時發(fā)作,通常首先發(fā)生在一側,或者一側較重,另一側較輕,大多數(shù)疼痛都是從上頜支或者下頜支一側開始的,疼痛范圍可逐漸從一個分支擴散到另一個分支,甚至三個分支全部受累。
三叉神經痛20天可以手術嗎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發(fā)展型疾病,一般不會自愈。很多患者由于對手術有所顧忌,一直強忍著痛苦,或者做了很多止痛的治療,但疼痛依然存在。山西省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馬久紅主任介紹,三叉神經痛發(fā)病初期可以通過吃一些卡馬西平等抗癲癇的藥物來緩解疼痛,由于藥物的副作用較大,在服藥期間應定期檢查患者的肝腎功等。一旦確診為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都可以采取微創(chuàng)的手術方式進行治療。
唯一根治法:顯微血管減壓手術
顯微血管減壓術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一般在耳朵后面的皮膚上開一個3~4cm的切口,讓顱骨露出來,然后在骨頭上鉆一個直徑2mm左右的小孔,再在顯微鏡下找出壓迫三叉神經的“肇事血管”,然后用一種特殊的墊片,將血管和神經隔開,這樣血管跳動時就碰不到三叉神經了。目前顯微血管減壓手術是唯一可根治三叉神經痛的方法,手術治愈率在92%以上。
快速止痛:微球囊壓迫手術
微球囊壓迫術治療三叉神經痛也稱“針尖內的手術”,整個手術創(chuàng)口僅一個針眼大小。操作時間短,在全麻下進行,患者全程無痛。在透視下確認穿刺方向和位置正確,然后在半月節(jié)位置導入球囊導管,壓迫三叉神經特定位置,從而使三叉神經痛覺纖維失活,達到治療三叉神經痛的目的。